365体育在线开户
关于印发长垣县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长国土资〔2012〕6号
各乡(镇)、办事处国土资源所,局各部门:
按照《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2〕4号)要求,现将《长垣县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
长垣县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6〕47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河南省国土资源志书编纂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5〕175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反映我县国土资源县情的历史与现状,客观阐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国土资源工作的面貌和发展历程,为管好、用好全县国土资源,推进中原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二)坚持“大国土”观念,整合国土资源系统各单位、各领域资料,衔接国土资源相关行业史志资料,编纂统一、完整的长垣县国土资源志书。
(三)以服务于国土资源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为基本目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厚古薄今”理念,重点反映长垣县国土资源地政、矿政管理部门设立以来的工作成就与经验教训,服务当代,垂鉴后世。
(四)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施精品战略,争创名志佳志。志书的质量标准为:政治无差错,资料无虚假,体例要严谨,文辞要规范,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总体目标
本届志书的工作任务是县国土资源志的编纂,并为全省国土资源史志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服务。
(一)《长垣县国土资源志》1部
我局负责县国土资源志的编纂工作。全志主要阐述国土资源县情和县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史。计划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完成。
(二)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史志信息系统”和“史志资料数据库”提供服务
河南省国土资源史志编纂委员会将此项工作与志书编纂同步进行,作为志书编纂的技术支撑和成果表达形式之一,为今后史志资料应用奠定基础。我局要按照要求做好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的服务工作。
三、组织领导
《国土资源志》的编纂工作实行党委(组)领导、政府职能部门主持、史志编纂机构实施、组织全县国土资源行业各界力量众志成城的修志体制。
(一)成立长垣县国土资源史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首的长垣县国土资源史志编纂委员会,作为志书编纂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指导思想,确定编纂目标和任务,组建编纂机构,落实编纂经费,批准志书总体设计和编纂工作方案,下达承编任务,组织志稿鉴定验收。“编纂委员会”由局领导、各部门和国土资源所的负责人等组成,确保《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的开展。
(二)设立长垣县国土资源史志办公室。“编纂委员会”下设“长垣县国土资源史志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作为办事与协调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史志工作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提交总体设计,组织制定编纂工作方案;督促各相关部门分工实施承编任务,协助志书编辑的相关业务工作;组织资料收集与调查、史志编纂队伍培训、修志经验和理论研讨会、志稿的评送审,国土资源年鉴丛书的编写,提供国土资源史志信息服务等。办公室组成人员实行责任制,具体承办志书编纂任务。
四、责任制度
组建在志书编纂委员会指导下的质量监控体系。志书编纂实行承编责任制和主编负责制。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承编任务后,我局要制定编纂工作方案,实行领导责任制和主笔负责制。按照方案规定的进度和质量标准,完成编纂任务。
县国土资源史志办公室负责基本志稿的撰写,由厅史志办公室负责基本志稿的验收。责任编辑负责志书各篇章内容的编纂,县国土资源志书编纂委员组织审验,并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河南省史志办公室组织终审。
五、经费保障
国土资源志书编纂工作要做到“一纳入,五到位”,即将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纳入县国土资源规划和年度专项工作计划,编志的领导、机构、经费、队伍、条件要到位。
按照省厅要将志书编纂工作列入国土资源专项预算的工作要求,我局保证本级国土资源志书编纂工作经费,并承担参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中发生的费用,确保志书编纂工作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为全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服务。
六、资料收集与使用
(一)资料收集是志书编纂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决定志书内容的偏全与准确性。全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应无偿提供国土资源志编纂所须的相关资料,或仅收取资料制作、复制成本。
(二)资料收集贯彻省史志办公室1998年颁发的《关于加强第二届〈河南省志〉资料搜集工作的意见》精神,注重有组织地收集文字、实物和口碑三大类资料。文字资料包括档案资料、统计资料、图书报刊资料,社会团体与私人资料及上述资料的电子文档等;实物资料包括各种文物、音像、图件等;口碑资料包括当事人亲历事件或民间传说、民谣、民谚等。音像、图片资料收集与入志的具体办法,由厅史志办另行制定。对资料分类编目,建立电子文档和数据库。
(三)资料考证要排除偏见、科学分析;从事实出发,无证不信,慎用孤证,对疑难问题不轻易下结论;努力补辑不完整资料。采用的史料、人名、地名、年代、数据、引文等,务必考订核实;外文、少数民族文字译文要准确。引用数据以统计部门为主,主管部门为辅。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数据以资料主管部门确认的为主。注意综合性数据和分类项数据的一致性。
(四)资料运用尽量采用第一手(原始)资料。辨真伪、考正误、透表里、挤水分,站在历史、全县、全志的高度,根据地情实际详今略古、详干略枝、详独略同、详结果略过程、详史实略背景等原则明取舍、定详略。
(五)资料使用要遵守保密法规,掌握保密标准,淡化秘密事项。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与资料提供单位的约定使用资料和掌握资料公开范围。即重要保密事项既要有记载,保证志书的资料性,又要从内容、时间、记述方法三个方面对秘密事项进行妥善处理。涉密资料坚持“宜粗不宜细,宜分不宜合,宜略不宜详”原则。
七、质量要求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要求总体上做到可信、可读、可用。其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政治无差错,符合指导思想和国家法规政策中涉外、保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规定;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内容全面系统,时代特点、地方特色、行业和专业特色鲜明,详略得当,无夸张溢美之辞;体例严谨,篇目结构合理,段落层次清楚;送审稿要求“齐、清、定”,校对稿要求纠讹误、灭差错,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成书要符合出版要求。
八、任务分解
本志书编纂涉及面宽、追溯深远、需要收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等较多,按照省厅史志办公室工作要求,有关工作任务和各部门需要提供的资料分解如下:
(一)办公室。我局历年年度工作总结、大事记、领导重要讲话,古代、现代国土资源县情,古代、现代人物传记,近现代人物简介与名录,长垣县疆域与政区概况等。
(二)财务科。我局历年资产构成、总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建筑面积、装备总值、装备套数、财务情况、收入总额、财政拔款等情况,计划内项目收入中的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工资福利奖励、职工生活状况等,人均总收入及人均居住面积等。(按省厅规定的表格项要求填写汇总)
(三)人事科。我局职工构成情况,总人数、在岗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科技人员数(包括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单位名称与领导任职沿革情况(包括机构名称<机构名称写全称,反映出隶属关系>、行政领导<正职、副职、其他>、技术负责)等,我局内设机构及变更情况。
(四)档案室。我局成立以来,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档案与业务档案目录(技术与业务文件目录,各种国土资源业务项目的调查报告、评价报告、勘查报告、科研报告等成果目录,截至2010年底)(见附表),并负责志书编纂工作所需有关档案、资料的查找和提供。
(五)地籍科。自我局成立以来,所进行的土地调查情况,包括土地调查的时间、主要内容与结果等,历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汇总资料,以及地籍管理的相关情况和资料。
(六)规划科。全县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状况,建设用地基本情况(包括面积、位置及使用情况等),土地规划调整与变更情况,调整的时间及调整后的状况(包括历次规划文本及全县规划图件的电子档)。
(七)矿产办。我县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灾害情况,出台的矿产资源法规政策及规定。
(八)利用科。全县历年供地情况,包括政府行文文号、供地位置、供地面积和供地类型。全县土地利用管理政策文件及其它资料。
(九)储备中心。自我局成立以来历年土地收购、储备、招拍挂情况,每宗地的出让时间、面积、用途、成交人与交易总额等。
(十)整理中心。全县所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包括每个项目的级别、位置、施工时间段、总面积、总投资额、新增耕地面积等相关数据和图片资料。
(十一)耕保科。全县各乡(镇、从事处)耕地和基本农田变更情况、基本现状、保护情况,全县耕地的类型、分布及面积(每5年统计一次)。
(十二)审批科。历年用地审批的报件数量、面积、类型、时间等。上级批复的文号、时间、面积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图电子档。
(十三)法规科。历年办理土地权属纠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在全县有重大影响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处理情况,全系统普法教育情况。
(十四)估价所。全县土地质量与等级,历次基准地价体系工作成果(含地价图、地价表等电子版资料)。
(十五)信访科。全县国土资源信访情况,包括土地信访的变化趋势,历年信访案件数量、办结情况等。
(十六)测绘队。我县出台的相关测绘法规与政策,及测绘管理工作的有关情况和测绘规划情况。
(十七)监察队。全县执法监察工作的变化形势,历年执法监察案件宗数、面积、时间、处理情况等;历年卫片执法检查开展情况。
(十八)征地事务所。历年征地工作情况,包括征地宗数、征地面积、补偿情况等。
(十九)地产交易中心。全县土地交易市场动态变化形势,历年办理的土地交易登记和变更情况,土地抵押宗数、面积及抵押金额。
(二十)园区所。园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历年报批、征收、供地情况。
九、资料收集要求
资料收集的偏或全、真或伪、精或细,关系到志书的质量与生命,对此,对资料收集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各科室所提供的资料内容必须按规定要求,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完整。
(二)志书编纂工作所需内容广泛,任务分解难免有遗漏和疏忽,在志书编纂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或再次向相关科室下达收集资料的任务,相关科室要给予配合。
(三)各科室必须明确一名业务骨干专门负责资料收集工作,在完成本项工作之后,才能开展科室其他工作。
(四)实行主管副局长负责制,所有资料均需主管副局长审核签字,然后上报。
(五)资料收集任务是结合各科室职责而下达的,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不配合资料收集工作,更不能以科室成立时间晚或不了解情况为由,不收集属于本科室应收集的资料。
(六)实行资料收集进度情况适时通报制度,并结合各科室进度情况给予必要的奖惩措施。
(七)积极接受全局人员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提醒认为应该入志的内容,提供认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八)对于个人保存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有关国土资源事业的手稿、历史文献、老图件、老照片、音像资料和回忆录等,对志书编纂有很大帮助,史志办将临时借用。
十、工作进度要求
(一)召开《长垣县国土资源志》编纂工作会议,批准《长垣县国土资源志》编纂方案,下达承编责任书(2012年3月)。
(二)组织审查《长垣县国土资源志》总体设计(2012年4月)。
(三)组织《国土资源志》编纂人员培训(2012年4月)。
(四)志书稿件撰写,其间召开1~2次工作会议,督促检查工作进展(2012年3~10月)。
(五)志书稿件申请验收(2012年11月~2013年6月)。
附件:1.《长垣县国土资源志》体例规范
2.截至2010年底重要国土资源相关业务文件目录
3.截至2010年底重要国土资源技术文档目录
4.馆藏有关长垣县国土资源的科学专著、学术论文、音像档案和个人捐赠相关资料目录
5.长垣县国土资源从业单位名称与领导任职沿革表
6.国土资源从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附件
《长垣县国土资源志》体例规范
一、志书名称
我县国土资源志取名《长垣县国土资源志》。
二、内容断限
《长垣县国土资源志》内容上限上溯至中原文明的源头期(暂定为黄帝时期),下限截至2010年12月31日,重点反映1986年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颁布以来的国土资源县情和资源管理的历史进程。
三、篇目设置
志书结构与篇目设置要合乎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特色突出。志书采取卷、篇、章、节与条目结合的写法。节为志书的基本内容,重要补充内容以条目形式在节后表述,如典型事件、典型矿床等。
四、志书体裁
采用述、记、志、传、录等体裁,以志为基本体裁。《长垣县国土资源志》全志设总述、大事记。志前设序言、凡例、图照、目录,志后设附录、索引。卷下设综述,篇下设概述,章下设无题小序。大事记以时为序,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编写章法。志书内容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事业发展史内容总体按以时为序原则编写,专业志内容按照学科或业务内容分类编写。人物志一般采用“生不立传”原则,在世人物的突出事迹采取以事系人方式入志。
五、行文规范
遵循《河南省第二届三级志书行文规范》(1998),采用规范的现代白话记述性语体文,用史实说话,寓观点于纪事之中,行文力求准确、简明、朴实、流畅,注意修辞和可读性。
六、命题与编次
卷、篇、章、节、条目以事命题,命题语言要锤炼。卷之次第序码统一编号。篇之次第序码按卷起元,章之次第序号按篇起元,节之次第序号按章起元。条目不标次第序码,标题独立占行,纳入【】符号中。志中简短注释采用“文内注”,加圆括号;较长注释采用“页下注”,文中序号用右上角标①②③…标示。卷后参考文献按照先中文后外文,以作者姓名首字母先后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纳入[ ]符号中。插图和表格用所在篇、章、节和表序4个数字编码,例如:
七、文字与标点符号
文字与标点符号:汉字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92年国家颁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记述古地名、古人名和引用古文献应使用原文的繁体字或异体字。古地名后可用简体字在圆括号内注明今明。标点符号执行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
八、称谓、名称
称谓一律使用第三人称,国家、组织机构、会议、文件、行话术语、专有名词等名称必须使用全称,过长的名称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在用括号注明后,下文可以使用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得简称“新中国”等。机构用当时的名称。人名除引文中原有者以外不加称谓,必要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外国国家、地名、人物、机构等名称用新华社译名或社会通用译名,人名、地名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外文原文或英文名称。植物、动物岩石、矿物、化合物等使用标准学名,必要时加注俗名;古生物种属随注拉丁学名(例:珊瑚Syringopora sp.);矿物、化合物必要时可加注分子式。
九、数字表达
遵循国家1995年12月颁布的《出版物数字用法规定》(GB/T15835-1995)。统计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多个零的整数数值一般以“万”、“亿”为单位;定型的词、词组、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纪年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公历,公元前纪年写作“公元前XX年”(例:公元前841年),公元纪年略去“公元”二字。
十、计量、标准
计量单位采用国家198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要做到计量准确,前后统一。行文中不夹杂使用单位符号,直接用汉字(在公式中可用符号);术语、公式等表达遵循相应的国家与行业标准或学术惯例,严格遵守国家和部颁布的土地与地质矿产术语有关标准。
十一、引文
引文直接引用原著,转引注明出处。引用出版物用脚注注明作者、书(论文)名、版本、卷次、页码;引用文件注明发文单位、年度、文号、标题。志中短注用“文内注”,加圆括号;长注采用下页注。
表五之一
截至2010年底重要国土资源相关业务文件目录
单位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文件名称 |
发文编号 |
发文单位 |
签发人 |
发文对象 |
发文日期 |
文件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表仅收录部门、单位重要国土资源业务文档目录,包括单位名称与隶属关系变化文件、职能变化文件、重要规范性与政策性文件、中长期规划、重大项目的立项与验收鉴定文件、技术标准文件等,不包括党团、工会与纪检监察文档。
表五之二
截至2010年底重要国土资源技术文档目录
单位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技术文档名称 |
提交单位 |
项目技术负责 |
项目实施期间 |
成果提 交日期 |
成果要点 |
提交资 源量 |
成果获奖(奖励名称、等级、年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表收录重要国土资源技术文档,包括各种国土资源业务项目的调查、评价报告、勘查报告、科研报告等成果目录。
表五之三
馆藏有关长垣县国土资源的科学专著、学术论文、音像档案和个人捐赠相关资料目录
单位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著作、论文名称 |
主要作者 |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 |
刊号与发表时间 |
出版社/印制单位 |
成果获奖(奖励名称、等级、年度) |
学术创新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本表仅收录馆藏公开出版、在公开发行或具有内资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参与全省性及以上等级学术会议交流的,有关河南省国土资源的科学专著与学术论文目录,包括本单位人员发表的著作与论文目录,以及重要音像档案及捐赠资料目录。
表五之四
长垣县长垣县国土资源从业单位名称与领导任职沿革表
(1985~2010年)
单位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年月 |
机构名称 |
行 政 领 导 |
技术负责 |
备 注 |
||
正 职 |
副 职 |
其 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机构名称应写全称,反映出隶属关系;2.行政领导中“其他”指非领导职务系列,如巡视员、调研员等;3.备注指机构名称或隶属关系变化时所下达的文件编号等重要补充说明。
表五之五
国土资源从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年)
单位 制表人 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
|
||||
职工构成 |
|
|
|
|
|
总人数 |
|
|
|
|
|
在岗职工数 |
|
|
|
|
|
离退休人数 |
|
|
|
|
|
科技人员数 |
总数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初级 |
|
|
|
|
|
|
资产构成 |
|
||||
总资产 |
|
|
|
|
|
固定资产 |
|
|
|
|
|
流动资产 |
|
|
|
|
|
建筑面积 |
|
|
|
|
|
装备总值 |
|
|
|
|
|
装备套数 |
|
|
|
|
|
财务情况 |
|
||||
收入总额 |
|
|
|
|
|
财政拨款 |
总额 |
国拨 |
省财政 |
其他 |
|
|
|
|
|
|
|
计划内项目 收入 |
总额 |
国家 项目 |
省项目 |
其他 |
|
项目数量 |
|
|
|
|
|
投资额度 |
|
|
|
|
|
市场收入 |
总额 |
土地 调查 |
地质勘查 |
矿业开发 |
其他 |
项目数量 |
|
|
|
|
|
毛收入 |
|
|
|
|
|
净收入 |
|
|
|
|
|
利税 |
|
|
|
|
|
支出总额 |
|
|
|
|
|
工资福利 奖励 |
|
|
|
|
|
职工生活 状况 |
|
|
|
|
|
人均总收入 |
总额 |
工资 |
福利 |
奖金 |
其他 |
|
|
|
|
|
|
人均居住面积 |
|
|
|
|
|
注:本表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各填一张,每5年累计各填一张。
[此页无正文]
365体育在线开户办公室